武士的起源 

  日本的武士雛形起源於奈良時代莊園開始發達之際,在平安時代變成律令體制下產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桓武天皇為了鞏固政權而設立;在徵兵制沒落之後,莊園的擁有者「名主」階級為了保障自身的權益,即組織莊民,使習武藝,漸漸地由半農半武的型態,轉為專事保衛莊園及對外鬥爭的武裝力量。於是各地開始出現了以戰鬥為業的武士。
  武士團是個相對封閉的集團,其內部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主從關係與宗族關係,而規範此二者的道德觀念即「忠」與「孝」。在日本武士的主從關係上,早期臣屬對主君的忠,並非單方面的絕對忠誠義務,而是以主君的「恩」作為交換條件,帶有某種契約性質,而主君最重要的恩顧是給予領地或承認擁有領地權;臣下的義務主要是戰鬥,甚至於獻出自己的生命;武士所崇尚的獻身與武勇精神的真諦,即在於換取主君的恩賞與揚名天下。因主從關係常是世代相襲,故除經濟利益之外,也逐漸有了「情」的關係,乃由「有條件的忠」往「無條件絕對的忠」演變。

武士道的發展
  武士道,是日本封建制度中武士階層的道德規範。「武士道」發展於鎌倉時期,其淵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國家神道和佛教,以及中國的孔孟之道。而對武士道德觀重要影響的是佛教中的「禪宗」。從神道教中,武士道得到了忠於主君,尊敬祖先;從佛教的禪宗「死生一如」思想得到了平靜、沉著、不畏死;從儒學中得到了五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
  武士道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江戶時代之前,江戶時代後,明治維新之後。

  1. 江戶時代之前:主要崇尚個人榮耀與家族名譽,講究個人實力,提昇個人與家族的政治威望。
  2. 江戶時代:幕府為了安定社會,制定諸多武家法規,其中吸取了許多佛家思想以及陽明學說;以內在的修行,穩定武士階級的倫常,外在上也以嚴格取締的方式約束對上不敬的行為,把社會帶向和平穩定的方向,這些武家法規,就形成了現在所謂的武士道,使得武士有了恆常效忠對象。
  3. 明治時代之後:因實行四民平等廢刀令,使武士的地位被削弱,但隨著軍國主義的發展,武士道再度被提倡,並被強調成對天皇的徹底服從與武勇。

  經過12世紀晚期的發展,武士道成在16世紀成為成文的準則。當19世紀中葉,最後一個幕府(江戶幕府)結束,封建制被廢除以後,武士道也被遺棄了,但他的影響,主要在軍隊中,仍然存在。

武士道的精神 

  武士道是基於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只有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喪失榮譽的武士不得不進行切腹自殺。這些武士將這種原則¸當作一種「道」終生追求¸這樣的精神¸便稱之為「武士道」。「道」之一字自老子與孔子提出來之後¸在地球上從來沒有人如此認真追求過。一直到日本關東武士納入武士行為的準則裡去¸將行為的目標稱之為道。才有如此的狂熱求道者。
  武士道重視的是君臣戒律,就算「君不君」(君暴虐無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盡臣道),盡忠是絕對的價值。武士社會尊重禮儀,不光是封建社會階層秩序的尊從,更進一步說「禮儀端正」,這才是武士強人一等的表現。負責任為武士道中最重要的精神,不管多微小低賤的事也要嚴肅看待,藉此延伸成另外一個武士道的重要精神“恥”。推卸責任為武士之大恥,此人必將為國家社會所唾棄。這種精神在中世紀以後被徹底發揚光大,廣泛地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所接受,且不僅限于武士階層。因此可以說武士道精神盡管發揚于武士階層,但實際上已成為日本的代表精神。
  武士道的訣竅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的為主君毫無保留捨命獻身。因此被稱為是「死的覺悟」的武士道。“武道每晨習死,對彼對此皆以死視之”,武士道精神,是果斷地死、毫不留戀、毫不猶豫地死。面對生死抉擇時,要立即選擇死亡,徹底的覺悟死亡,他的容貌、言語、起居動作,也就與眾不同。但凡未貫徹職務而死者,稱為“犬死”,死是無意的。一般人對生命的執著,武士道則持否定的態度,認為只有死是真誠的,其他的功名利祿都是夢幻。當一個人捨棄名利,以“死身”來義勇奉公時,就可以看到這世間的真實。武士標榜的是精神上的優越,心理上先能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別人。先能“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他人的命”。

武士道之本質 

  百行皆有道,在近代日本的社會裡¸有兩種人士很能代表日本的民族性。第一是武士¸第二是町人(即商人)。武士¸代表大和民族的內斂的性格。町人¸代表日本人開放與追求新知及財富的一面。
  「武士」一詞¸容易給人以帶著武器打仗的印象。事實上「武士」古稱是「奉公者」。奉公者是奉侍封建領主的人。因此¸是一種中世的公務員。

武士生活 

  封建時代「武士」的生活條件,可以用極簡單的話概括起來。一是擊劍,二是讀書,三是交友。沒有學問,便不能夠在武士階級裏面求生活;至於交友這一層,是封建時代武士階級「社會性」的表現。武士的責任,第一是擁護他們主人的家,第二就是擁護他們自己的家和他自己的生存。所以武士們自認定自己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主人和他自己的家系家名而奮鬥。輕生死,重然諾,重義氣這種武士獨有的特性¸因他們多年遺傳下來的生活形態造成的道德和信仰,也是使他們肯於犧牲自己的生命和家族的生命而為主家奮鬥的最要緊的因素。
  在封建時代¸這一種為保存家系而努力的事實和奮鬥的精神,是他們社會所最讚美的。舉國所讚美的武士道的精華,就事實上說明起來可以舉出兩件事,一件事仇討,一件是切腹。
  仇討就是中國所謂的復仇,在日本封建時代¸這一種事不但是社會上讚美他,並且國裡的籓主,還特別許可。完全和復仇事件沒有厲害關係的人¸也往往有幫他人復仇的,日本話叫做「助大刀」。社會上對於這種為正義出力的人也很讚美,武士道的精神在這上面,確實看出許多正義的精神。這種正義的同情心,不只在男子中如此,女子裡面也很有這種美德,武士家女子,直接為君父夫復仇,或是為他人表同情,幫助他人復仇事業的,歷史上也不少。

武士的苦行

  「武士道」的另一個特色是「苦行」。武士認為人的一生應該是無終止的修行。而修行的人不應該酖逸樂,圖享受,求安適,貪口腹。相反地,應該輕修苦持、臥薪嚐膽,在清修中追求精神的精近。
  在這樣的原則下,它們非常苛求自己 。譬如說,如果武士在睡覺時被人偷襲,或再走路時遭人埋伏暗算,它們並不責備偷襲的人做法卑鄙,而是責怪自己修煉不足,起居大意。一個武士日常行止,竟予人有機可乘之隙,這是武士的恥辱。一個武士,任何時候讓人偷襲而不知道,這個武士的師父、朋友、長輩、兄弟,都會覺得這個武士實在死有餘辜。在這樣的苛求下,武士平常就要修練24小時都能驚醒的習慣。練到即使在睡眠中,只要有風吹草動,就會立刻驚覺。把所有的失敗與損失,歸咎自己,要求自己承擔過失,這種苛求自己的精神,是武士道的一個特色。這種自我苛求,有時到了不合理,甚至荒唐的程度。但日本武士,以極端的狂熱,追求這種極端的原則,而常常也達到極端的效果。譬如有些武士真的練到了任何時候都能驚醒,不可能遭人暗算的地步。
  武士不但苛求自己,也苛待自己。他們相信,安適的生活足以使人墮落。因此武士在年輕時常常離家外出,名曰「武者修業」。這種修業往往沒有特定去處,只是向苦行僧一樣,雲遊四方;增加閱歷,鍛鍊體魄,並到處尋求高人指導武功。中間當然難免飢餓困乏,但越是困乏,他們就覺得越有收穫。「武者修業」是一種精神修煉,數年之後回到家裡,父親或師父難免要驗收成果,就會命他持刀對立。這時候,他若氣定神閒、劍氣凝鍊,便算修煉有成。若是浮躁動搖,就可能再度被趕出門去「修業」。
  武士通常在君主或親人有病時,在嚴冬之夜,脫光衣服澆冷水祈禱痊癒,澆冷水只是因為親人有病,不敢獨自安適,有共患難的意思。

武士的教育

  世襲必須靠武家貴族家族內的武士道教育與寺院內的僧侶教育。寺院裡的勸學院、道場、講堂等機構不僅同時具有給予貴族階層學習知識與修身養性的教育功能,僧侶更是一般人心教化工作的指導者。

知恥切腹

  日本人將切腹視為有尊嚴的死法。日本人比較重視恥的意識而不重罪的意識。因為這是武士階級成立之後的傳統。武士道盛行的時代裡,切腹自盡的武士之中,很多都是為了「知恥」而敢於就死。在這種情況下,若不死得轟轟烈烈,就是這位將領的恥辱。切腹自殺者如為了追隨君主死亡而自殺,則稱為「追腹」,由於切復後未必會即時死亡,為了減輕激烈的痛楚,可能會找介錯(劊子手)在最痛苦一刻將自己斬首。日本封建時期武士如被主君賜死,相比起純粹的斬首,切腹被視為最光榮的死法,切腹自殺者通常穿著莊重服裝。

佩刀
  遵守武士道的武士腰間經常佩戴武士刀,以象徵勇武。古代日本只有武士才能佩長刀,一般平民是無權使用的。武士佩刀一長一短,長刀為太刀或是打刀,短者為脇差,兩把刀使用上有分野,長刀是主武器,脇差是備用武器,是在長刀損壞時才使用的,平常不會使用。按習慣武士出門之前,先會將脇差插在腰帶裡,然後用右手提著刀,走到門口的玄關處穿上鞋子以後,才再將刀插在腰帶裡。刀佩帶在左腰,是為了方便以右手拔刀。
  此外,武士以自己的刀為榮耀,碰撞武士的刀鞘,會被視為不禮貌。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行走都是靠左邊。而且刀佩帶左面,即使兩個武士在狹巷相遇,他們的刀鞘也不會互相碰觸。武士到人家中探訪,也會先在
玄關把刀解開,然後用右手提著,再進入屋內。用左手提刀進入屋戶表示可以隨時用右手拔刀,是不信任的表現,也會被視為不禮貌。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D%A6%E5%A3%AB%E9%81%93&variant=zh-tw維基百科-武士道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D%A6%E5%A3%AB&variant=zh-tw維基百科-武士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yingting/3/1238329398/20040502164049/ 新聞台部落格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director-08.asp
http://baike.baidu.com/view/60876.htm Bai百科
http://home.kimo.com.tw/coolkiller.010/new_page_1.htm
http://www18.tok2.com/home2/mononofu/武士道精神研究所
http://www.kendo.com.hk/newpage89.htm武士道精神及日本的成功
http://www.hku.edu.tw/teach/jap/JAP-about/culture/culture-20.htm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宛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