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實驗目的

   了解糖分的濃度對果膠的影響

二、材料:

  Pectin,Sugar,Citricacid

三、方法:

1.          Pectin 3% = 9g

   Sugar 40. 50. 60. 70%

2.          els+sugar+pectin=300g

四、結果

 未命名12

↑上週實驗結果(已冷卻)

 未命名

↑本週實驗結果(未冷卻)

五、討論

  果醬類是利用水果中含有的果膠(pectin)與有機酸及糖形成膠凝狀的食品。 包括果凍、果糕、果醬、濃糖液漬蜜餞等,在水果的加工上佔很重要的地位。

  果醬類的凝固稱為膠凝作用(jellification)需要果膠、有機酸及糖,在適當的比率形成網狀構造而保持水分。果膠是以半乳糖醛酸為主體的複合多醣, 可分為:  

  1.           高甲氧基果膠:甲氧基含量7%以上
       凝膠條件:含量1~1.5%、糖度65%, pH 2.8~3.5下發生凝膠(一般果醬的凝膠)
    I.          果膠:果膠分子間因氫結合而形成網狀構造之凝膠
    II.         酸:果膠溶液中,果膠之游離基解離而有負電荷,該解離作用加酸,可予以抑制,抑制解離範圍,以pH2.8~3.2最顯著
    III.       糖:糖為形成網狀構造凝膠之保水劑,使之安定化。
  2.           低甲氧基果膠:甲氧基含量<7%
      凝膠條件:pH 2.6~6.5範圍下,於鈣等多價陽離子的存在下,與羧基構成交鏈而凝膠
      使用低甲氧基果膠時,主要是由鈣等多價金屬離子形成凝膠現象,與有機酸及糖無關,因此可應用於低熱量果凍的製造。(如愛玉子的凝膠)

  糖之添加可影響凝膠之生成,主要因果膠分子間因氫結合而結合成網狀構造之凝膠,糖可充作該構造之保水劑,使之安定化,另也可改善製品風味及色澤。決定凝膠性之好壞主要在pH值的高低,pH在2.8~3.3間之成凍作用最大。pH在2.8以下時,隨pH降低,雖經加熱濃縮但也只有部分成凍,這主要為果膠質被酸分解,降低了成凍的作用,並容易造成成品之離水現象。當pH大於3.6時,雖糖和果膠皆適量,均不能成凍 。

  一般而言,當果膠含量一定時,酸多、糖少加就會凝固;酸少時必須糖多加始能凝固;又酸量一定時,果膠多、糖少加就會凝固,果膠少必須糖多加始能凝固。

六、參考文獻

李雅琦。果醬的製作原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宛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